10月24日,江西萍乡市公安局通报一起网络造谣案件——当地网民陈某某因发布“10月6日江西上栗发生爆炸,伤亡情况不明”的虚假信息,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。这则原本“为博关注”的谣言,曾在中秋假期前后引发局部恐慌。

据警方介绍,陈某某的帖文里不仅有“爆炸”的虚假描述,还配了一张看似“事故现场”的图片。时值节日期间,公众对安全问题敏感,这则信息很快在本地朋友圈、社群里扩散:有人急着给上栗的亲友打电话确认平安,有人跑到小区业主群询问“要不要囤物资”,甚至有老人因为看到谣言血压升高——原本团圆的氛围,被一条没根据的帖子搅得不安。

“我们核查了上栗县10月以来的所有警情和应急记录,根本没有所谓的‘爆炸事件’。”办案民警说,陈某某的“现场图”是从网上找的无关图片,连拍摄地点都不在江西。面对讯问,陈某某承认自己“就是觉得这样的内容能涨粉”,完全没考虑过后果:“我以为发个帖子而已,没想到会让这么多人担心。”

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,可处5到10日拘留。陈某某的行为已经触碰法律红线——他的“好玩”,换来了10天的拘留,也给所有网民提了个醒。

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,网友们的讨论里藏着真实的情绪:有人说“造谣真的缺德,中秋大家都在团圆,平白无故让人担惊受怕”;有人疑惑“现在还有人拿安全问题博关注?脑子怎么想的”;也有人说“10日拘留不重,要是谣言没被及时澄清,说不定会引发更大的混乱”。

其实说到底,网络不是“口无遮拦的地方”。你随手发的一条“好玩”的帖子,可能变成别人的“恐慌源”;你以为的“小玩笑”,可能已经违反了法律。就像警方提醒的那样:发信息前多问一句“是真的吗”,比“为了涨粉”更重要——毕竟,清朗的网络环境,得靠每个人“把好自己的嘴”。

网民造谣发生爆炸伤亡不明被查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