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短视频,总能刷到那个“反差感拉满”的名场面——身着明黄龙袍的“李世民”,骑着重型摩托载着穿玄色冕服的“秦始皇”,两人嘴角咧到耳根子,身后游客举着手机喊“陛下慢点儿”,评论区里全是“爷青回”和“笑到拍大腿”的留言。

镜头里的“李世民”,是49岁的演员郑国霖。对很多8090后来说,这个名字藏着童年的“古装滤镜”:《隋唐英雄传》里英气逼人的唐太宗,《欢天喜地七仙女》里温柔的董永,《少年英雄方世玉》里豪爽的胡惠乾……那些年,他是“帝王专业户”,也是观众眼里“自带主角光环”的演员。可谁能想到,20年后,他会在西安的景区里,穿着龙袍和游客玩梗,成了“比游客还会找乐子”的顶流NPC。

从“帝王”到“NPC”:不是落魄,是清醒地接住生活
郑国霖的“转行”,藏着最实在的“缺钱”实话。面对采访,他没绕任何弯子:“年纪大了,不想总演重复的角色,加上行业变化,演戏的机会确实变少了。那段时间在家待着,看着父母爬楼梯喘气,想给他们换电梯房,可手里的钱不够——我得找份能赚钱的工作。”

景区的邀约来得很巧。一开始他也犹豫:“演员去当NPC,会不会让人觉得‘掉价’?”可去试了两天,他发现“这活儿挺有意思”:游客会拉着他聊“当年的李世民”,会跟他一起拍“龙袍比耶”的视频,甚至有阿姨塞给他橘子说“小伙子演得真像”。更重要的是,这份工作给了他“能攥在手里的安全感”——两个月下来,他不仅凑够了电梯房的首付,还给父母买了新棉衣和加绒鞋。“我妈说,新鞋子软和,走路不硌脚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睛里带着藏不住的满足。

“承认缺钱”不是丢面儿,是普通人的“生存智慧”
郑国霖谈景区打工:过气明星缺钱 随着视频爆火,“过气演员缺钱”的话题也跟着上了热搜。有人说他“落魄”,有人替他“惋惜”,可郑国霖自己倒看得开:“演员也是人啊,我得养家糊口,得让父母过上好日子。承认缺钱不丢人,丢人的是明明穷得慌,还装着‘无所谓’。”

他没把“景区工作”当成“退而求其次”的选择,反而把它过成了“快乐的事业”:会提前半小时到景区,给龙袍绣线补色;会跟扮演“秦始皇”的同事商量“今天换个什么梗”;会在游客低落时说“来,跟陛下合个影,保你今天好运”。有次一个小姑娘说“我也想当演员,可总试镜失败”,他拍着小姑娘的肩膀说:“没关系,先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,慢慢来——就像我,现在当NPC,不也挺开心的?”

最动人的人生:不是一直站在山顶,而是稳稳接住每一步
其实,郑国霖的“爆火”从来不是因为“过气演员的反差”,而是因为他活成了“普通人的缩影”。我们中的很多人,不也经历过“行业低谷”“收入缩水”吗?有人选择抱怨,有人选择逃避,可他选择了“直面问题”——用劳动换收入,用快乐抵焦虑,用真实赢共鸣。

就像他在采访最后说的:“我没觉得自己‘落魄’,反而觉得现在的日子特别踏实。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,能让自己每天笑,这比演多少个主角都强。” 最清醒的人生从来不是“一直赢”,而是不管身处什么位置,都能稳稳地接住生活的馈赠,用努力把“缺钱”变成“有钱”,把“焦虑”变成“安心”。

如今的郑国霖,依然在景区里演他的“李世民”,依然会骑摩托载着“秦始皇”逗游客笑,依然会在发工资那天给父母买好吃的。他没活成“永远的主角”,却活成了“最懂生活的人”——而这份“不装”的清醒,恰恰是最打动我们的地方。

郑国霖谈景区打工:过气明星缺钱

毕竟,真正的勇敢,从来不是对抗生活,而是学会和生活“和解”,用最朴素的努力,过好最真实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