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傍晚,江苏张家港某小区的河道边突然传来“哗啦”一声响——正在散步的居民抬头一看,一辆银灰色私家车正顺着绿化带往河里滑,等反应过来时,半个车身已经泡进了水里。
“当时我以为是有人倒车没注意,结果凑近一看,驾驶座上的男的正揉眼睛,身上一股酒气。”目击者王阿姨回忆,那名男子醒过来时显然懵了,手忙脚乱拉车门,好在水不算深,他爬出来的时候裤脚全湿了,站在岸边还晃了晃。
警方赶到后,很快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:男子姓卢,当天和朋友聚餐喝了不少白酒,散场时不顾朋友“叫代驾”的劝阻,坚持自己开车回小区。到车位时酒力已经上来,他迷迷糊糊把车停下,没熄火也没拉手刹,头一歪就瘫在驾驶座上睡着了。“据他供述,睡着的时候可能胳膊压到了挡位杆,脚也不小心碰到油门——车就这么倒着慢慢往后滑,穿过绿化带时撞断了灌木,最后‘哐当’一声翻进河里。”办案民警说。
更让人后怕的是,经司法鉴定,卢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高达173mg/100ml,远超80mg/100ml的醉驾标准。“就算他没引发坠河事故,光是醉驾本身就已经涉嫌危险驾驶罪。”民警介绍,目前卢某已被刑事立案侦查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这件事在小区业主群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。有邻居感慨:“小卢平时挺稳重的,上次还帮我搬过婴儿车,怎么喝了酒就犯这种糊涂?”也有年轻网友留言:“醉驾本来就该重罚,他居然还敢在驾驶座睡觉不熄火——要是水再深点,或者车辆倒扣过来,命都没了!”还有家长提醒:“我平时停车都要绕车看一圈,喝了酒的人反应慢,真的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其实类似的“酒后疏忽”并非个例:今年8月,浙江一名男子醉驾后停在路边睡大觉,没拉手刹导致车辆溜坡,撞上了路边的电动车;上个月,山东也有司机喝了酒在驾驶座睡觉,不小心碰到启动键,车直接冲进了便利店。交警部门多次强调,“酒后不开车”不仅是“不踩油门”——就算停了车,未熄火、未拉手刹、躺在驾驶座上睡觉,都可能因为酒精导致的反应迟钝引发意外。
卢某的经历算是“不幸中的万幸”:车没完全沉没,人也没受伤,但他要为自己的醉驾行为付出法律代价。而这件事更该给所有人提个醒:酒精会麻痹判断力,哪怕是“停好车”后的一个小疏忽,都可能变成“悔不当初”的导火索——喝酒后的每一步,都得绷着“安全”这根弦。